not ie

We value your privacy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serve personalised ads or content, and analyse our traffic.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consent to our use of cookies. Cookie Policy
Accept All

輔導案例

因保密原因,人名、資料和事件細節都已作出修改
this page only have chinese version
姓名: 小明
性別:
年齡: 約30歲
因篇幅原因,只將過程中的重要對話節錄

小明在感情事上波折重重,每次與女朋友分手時的原因都是差不多,小明希望女朋友可以平日放工後跟 他拍拖,但於假日時給他多點自由。他自己跟朋友一起活動,女朋友就投訴小明大男人,只顧自己的喜好,根本就不珍惜他們的關係,小明不想讓步,認為自己的朋 很重要,於是重重複複,每次都分手收場。
 
小明後來找輔導看看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
 
輔導員:「你跟女朋友相處時是怎樣?」
 
小明說:「跟她在一起時就沒有甚麼,但只要我提出和朋友出外時,她就發脾氣,話我不愛她了,我真不明白她想甚麼!」
 
輔導員:「你感覺怎樣?」
 
「我感到跟女朋友一起時很辛苦,像是失去了自己,一點自由也沒有,我不想要這種關係!」
 
「這令你想起以前的甚麼情況?」
 
「我想起我小時父母不准我出外,他們怕我學壞,所以一定要我留在家中,直到中三後才讓我跟同學出街,因那時他們已管不了我。」
 
「那時你感到怎樣?」
 
「我覺得我很渺小,完全沒有地位,他們跟本就不重視我!我想快點長大,以後自己話事,可以做什麼就做什麼!」
 
「你當時一定感到很束縛,完全沒有自由了!如果可以,你會做些什麼?」
 
「是呀!我想要自由,跟我的朋友做喜歡做的事,打藍球、游泳、聊天等,沒有什麼不對呀!」
 
「你需要空間,跟你的朋友做你的活動。」
 
「對呀!我要自由,我想有我的空間,我會做好自己,不會學壞的。」
 
「小明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其實父母不需要擔心。你好想佢地知道?那時你怎樣回應你的父母?」
 
「我見到他們話我的朋友會帶壞我,我好嬲,我咪唔睬佢地,唔出聲,嬲佢地好耐好耐。」
 
「你現在跟女朋友相處的感覺和當時相似嗎?」
 
小明靜默了差不多一分鐘,然後說:「我覺得我的女朋友好似我的父母,她不准我有自由,我感到我在她面前很渺小,我沒有了自己,我唔想睬她,我嬲她,像我嬲我的父母一樣。」
 
「你想用對你父母的方法對你的女朋友?」
 
小明今次停了更耐,他低下頭差不多有2分鐘,他哭了,說:「我唔想,我唔想這樣對我的女朋友,我愛她,我想她明白我...」
 
「你想她明白什麼?你想跟她講什麼?」
 
「我只想她給我一點空間,與我的朋友做一點我的事,我想跟她說,即使我不在她的身傍,我仍然一樣愛她,她比我的朋友重要,只是我要一點空間做我自己想做你事情。」
 
「你唔想好似對你的父母一樣地對你的女朋友,唔睬佢,嬲佢地好耐好耐;你想話比佢知你心裡的想法,你決定這樣做嗎?」
 
「是!我決定會這樣做,我不想我在女朋友前仍然是一個小孩子,我可以話比她知我的想法:我只想她給我一點空間,與我的朋友做一點我的事,我想跟她說,即使我不在她的身傍,我仍然一樣愛她,她比我的朋友重要,只是我要一點空間做我自己想做你事情。」小明知道他要做一些以前不會做的事了。
 
「你尊重你自己需要空間,你亦想她尊重你的需要。」
 
「我會嘗試這樣做,我會讓她明白我多一點,知多一點,知道我跟誰在一起,做些什麼,這樣她可以放心一點,相信她可以更尊重我的需要,我相信她會這樣做。」
 
「你現在感到怎樣?」輔導員希望小明接觸一下自己的內心,感覺到被尊重的力量。
 
小明合上眼一分鐘,深呼吸了一口氣:「我感覺到開始跟她有更多的接觸和聯繫的感覺,我感覺到她尊重我,我感到更愛她!」
 
透過多次輔導,小明慢慢認識到兩個人相處時都有自己不同的期望(小明要和朋友一起,女朋友要小明陪她),期望背後正代表著不同的需要(小明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女朋友要小明的關心),而這些需要夾雜著很多兒時的經驗感受,小明發現自己用了兒時的應對方法去嘗試解決今天的困難,後果看來這些應對方法不受用。輔導過程中,小明明白這些需要都要彼此認識、瞭解和尊重,並且讓對方明白和接納自己對私人空間的需要,並且用自己覺得合適的應對方式去滿足對方。
註:綠色字為輔導過程中處理過的重要事項
T
O
P